>
>
话说老北京之天福号,肘子可是一绝

话说老北京之天福号,肘子可是一绝

浏览量

话说老北京之天福号,肘子可是一绝

光明热点18-11-1211:00  

 

     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(1738年),距今已有265年的历史。据说,天福号的成立还有一段小故事。

      山东掖县人刘凤翔赴京谋生,与一山西客商合伙在西单的东北角处开了一间门面,出售酱肘子、酱肉和酱肚等。因店堂窄小,无名无号,生意一直不景气。山西客商见无利可图,于是撤股,由刘凤翔独自经营。

      一天,刘凤翔到市场进货,见旧货摊上有一块旧匾,上书“天福号”三个大字。刘凤翔学过书法,知道这三字乃是颜体楷书,笔锋苍劲、厚实,入木三分。同时,“天福”二字含有“上天赐福”的意思,正好用做店名招揽买卖。于是他当即买下牌匾,回家后着意装饰一番,悬挂在小店的门楣上,果然气派非凡。

      真怪,从此,小店的生意果然一天比一天兴盛。那块牌匾还引来一些文人墨客驻足品评,给小店带来了新气象。刘凤翔很珍惜这些机会,每当文人们品评书法后,他总是瞅准机会招揽客人。慢慢地,光顾“天福号”的文人越来越多,为天福号酱肘子进入上层社会打下基础。

      过去的熟肉铺都是晚上制作,白天出售。有一次,刘凤翔的后人刘抵明夜间守灶,不小心睡着了,肘子煮过了火。他感到十分沮丧,但又舍不得扔掉,于是反复加工,配入许多调料,酱肘子的颜色因此发生变化,外皮色泽紫红发亮,倒也好看,再尝一尝,味道还可以。不过,刘抵明心中还是惴惴不安,不知道顾客尝过后会有什么反应。

      正巧,第二天,有位家住旧刑部街的官员来买酱肘子,拿回家后没多久,马上返了回来,说这次的肘子不同往常,又酥又嫩,不腻口,不塞牙,口味香绵,还想再多买点给家中老太太吃。刘抵明一听,大受鼓舞,到了晚上,便依样画葫芦,制作出全新味道的酱肘子。此后,天福号的酱肘子便开始有了点名气。

      这日傍晚,刘抵明正要关门歇业,那位刑部的官员突然匆匆赶来,郑重地告诉刘掌柜,让他在晚上制作最好的酱肘子,用来献给当今太后。刘掌柜听后,又惊又喜。如果慈禧太后能看得上眼,天福号可真要“天福高照”了。当晚,刘掌柜精选上等肘子,一连炖了好几锅,然后选出最满意的,用心装好。第二天上午,宫中来了几个太监,将刘掌柜准备好的酱肘子带走。结果,当天中午,慈禧太后就派人到天福号,要他们按时往宫内送肘子。这样一来,天福号名声立刻传遍京城。不仅老百姓爱吃,许多达官贵人也成为常客。